2024年6月13日,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协议与标准课程复习。
第一章
从多个角度比较报文交换 电路交换
15题 利用率达到90%
13题 p2p对等和c/s方式区别
传播公式 传输公式
21题
22题 网络协议三要素
第二章
4题 名词解释 模拟 数字 双工 半双工
10题 传输媒体
13题
14题
16题 cdma通信 码分通信
第三章
7题 要发送的数据为...(crc校验/透明传输)
8题
9题
10题
27题 10个栈连接在以太网上...(第一层 第二层)
33题(要求掌握)透明网桥 交换机mac表学习
第四章
4题
3题 中间设备 网桥 路由器 icmp
5题
10题 辨识以下ip的网络类别
15题 巨大传送单元mtu
19题 20题
22题
26题 路由聚合
27题 32题
28题 29题(难)
41题 42题 rip找下一跳
给定一个网络 最大地址 最小地址 最大可用地址 最小可用地址 可用地址数量 是否有子网包含关系
38题 39题(论述)
最后一章
8题 为什么说udp面向报文 tcp面向连接
9题 端口作用是什么
14题
23题(重点 不会原题出现)主机a向主机b连续发送两个报文段
26题 为什么tcp首部有长度字段而udp首部没有
39题 tcp拥塞控制
49题 以16进制存储的udp首部
59题 tcp连接使用1000作为窗口值
65题 假定主机a向主机b
68题 tcp三次握手为什么要有第三次握手
最后一题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以下只会出现在协议分析内
第六章 dns http相关
2题 域名系统功能
12题 什么是动态文档
14题 当鼠标点击一个文档时 建立几次tcp连接
8题 名词解释
设某路由器建立了如下路由表:
目的网络 | 子网掩码 | 下一跳 |
---|---|---|
128.96.39.0 | 255.255.255.128 | 接口m0 |
128.96.39.128 | 255.255.255.128 | 接口m1 |
128.96.40.0 | 255.255.255.128 | R2 |
192.4.153.0 | 255.255.255.192 | R3 |
*(默认) | - | R4 |
现共收到5个分组,其目的地址分别为:
128.96.39.10
128.96.40.12
128.96.40.151
192.14.153.17
192.4.153.90
试分别计算其下一跳。
答案
主机A发送IP数据报给主机B,途中经过了5个路由器,试问在IP数据报的发送过程中,总共使用了几次ARP?为什么?
答案
6次,主机A用一次,其余路由器各使用一次。
已知地址块中的一个地址是140.120.84.24/20
,试求这个地址块掩码是什么?地址块中共有多少个地址?相当于多少个C类地址?写明解题过程。
答案
255.255.240.0
110xxxxx.xxxxxxxx.xxxxxxxx.yyyyyyyy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C类网络地址下共有个地址。本题答案即为。一个数据报长度为4000字节(固定首部长度),现在经过一个网络传送,但此网络能够传送的最大长度为1500字节,试问各数据报片的数据长度,片偏移字段和MF标志为何数值?
数据包片 | 数据长度 | 片偏移字段 | MF标志 |
---|---|---|---|
原始 | ? | 0 | 0 |
第1片 | ? | ? | ? |
第2片 | ? | ? | ? |
第3片 | ? | ? | ? |
答案
数据包片 | 数据长度 | 片偏移字段 | MF标志 |
---|---|---|---|
原始 | 3980 | 0 | 0 |
第1片 | 1480 | 0 | 1 |
第2片 | 1480 | 185() | 1 |
第3片 | 1020 | 370() | 0 |
一个UDP用户数据报的首部的十六进制表示是06 32 00 45 00 1C E2 17
。试求源端口、目的端口、用户数据报的长度、数据部分长度。这个数据报是从客户发送给服务器还是从服务器发送给客户?使用UDP的这个服务器程序是什么?同时给出各部分结果判断依据。
答案
UDP首部长度为8个字节,结构如下:
06 32
,转换为十进制即为1586)00 45
,转换为十进制即为69)00 1C
,转换为十进制即为28)E2 17
)TCP的拥塞窗口cwnd大小与传输轮次n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仅有表格,图是我自己加的)
答案
主机A向主机B连续发送了两个TCP报文段,其序号分别是70和100,试问:
答案
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域名系统的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以及权限域名服务器有何区别?
答案
主要功能是:将域名解析为主机能识别的IP地址。
arp -d
,清空ARP高速缓存staticroute_config
开启静态路由recover_config
停止静态路由arp -a
,查看并记录ARP高速缓存icmpredirect_config enable
,启动ICMP重定向ipconfig /flushdns
,清空DNS高速缓存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答案
语义、语法和时序
作为中间设备,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何区别?
答案
客户-服务端方式和P2P对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案
客户-服务端方式适用于需要集中管理和控制的场景,例如网站、应用程序等。而P2P对等通信方式适用于分布式系统、文件共享、实时通信等场景,可以实现更弹性和去中心化的网络架构。选择适合的通信方式取决于特定的需求和应用场景。
在使用TCP传输数据时,如果有一个确认报文丢失了,也不一定会引起与该确认报文段对应的数据的重传,试说明理由。
答案
发送方还未重传就收到了对更高序号的确认。
使用TCP对实时话音数据的传输会有什么问题?使用UDP在传送文件时会有什么问题?
答案
tcp可能会使通话两端的延迟变高;udp无法保证文件的完整性。
试从多个方面(连接、路径、失序、可靠保证)比较虚电路和数据报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案
有如下的4个/24地址块,试进行最大可能的聚合。
212.56.132.0/24
212.56.133.0/24
212.56.134.0/24
212.56.135.0/24
答案
共同前缀是22位,即:11010100 00111000 100001
。聚合的CIDR地址块是:212.56.132.0/22
。
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
,采用的CRC生成多项式为,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FCS。
答案
1110
这个生成多项式是CRC的标准除数,题目给的这个多项式对应除数就是
10011
(x在几次方,对应的位就是1,其余都是0),用这个除数不停去除要发送的01串和除数位数减1个0这两部分所组成的串,剩下的余数就是要添加在01串后面的FCS。以本题为例,实际要除的分别是11010110110000
和10011
,得到的余数就是1110。
这里所说的除法,是异或:相同得0,不同得1。
PPP协议使用同步传输技术传送比特串0110111111111100
。试问经过零比特填充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若接收端收到的PPP帧的数据部分是0001110111110111110110
,问删除发送端加入的零比特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
答案
第一个比特串:经过零比特填充后变成011011111011111000
。
另一个比特串:删除发送端加入的零比特后变成000111011111-11111-110
(连字符表示删除了0)。
零比特填充:发现有五个连续的1,立即在这五个1后填充一个0;反之,就是删除这连续五个1后的0。
PPP帧,头部长度5个字节,尾部长度3个字节。
在RIP,OSPF,BGP路由协议中:
答案
假定网络的利用率达到了90%,试估算一下现在的网络时延是它的最小值的多少倍?
答案
,现在的网络时延是最小值的10倍。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试计算一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从以上计算中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
结论:如果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但如果数据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
答案
答案
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
答案
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答案
共有四个站进行码分多址CDMA通信,四个站的码片序列为:
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1 +1 +3 +1 -1 -3 +1 +1),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是1还是0?
答案
1和4发送了1,2发送0,3未发送数据。
计算方式:给定的码片序列和四个站的码片序列符号相乘并且计算总和,总和除以序列长度,得到的结果如果是1说明这个站发送了1;如果是-1说明这个站发送了0,如果是0说明这个站没有发送消息。
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RARP、ICMP
答案
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
五类。
IP地址由4个字节组成,分为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B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
目的网络 | 距离 | 下一跳路由器 |
---|---|---|
N1 | 7 | A |
N2 | 2 | C |
N6 | 8 | F |
N8 | 4 | E |
N9 | 4 | F |
现在B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
目的网络 | 距离 |
---|---|
N2 | 4 |
N3 | 8 |
N6 | 4 |
N8 | 3 |
N9 | 5 |
试求出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
答案
从C发来的距离信息,在更新B的时候距离需要+1。
目的网络 | 距离 | 下一跳路由器 | 更新与否的原因 |
---|---|---|---|
N1 | 7 | A | 没有路由信息更新 |
N2 | 5 | C | 收到从C发来的更新 |
N6 | 5 | C | 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并且比现有的路由信息距离短 |
N8 | 4 | E | 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但是和现有的路由信息距离相同,不更新 |
N9 | 4 | F | 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但是比现有的路由信息距离长,不更新 |
IGP和EGP,这两类协议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案
为什么在TCP首部中有一个首部长度字段,而UDP的首部中 就没有这个字段?
答案
TCP首部除了固定长度部分之外,还有选项,因此TCP首部长度是不固定的,UDP首部长度是固定的。
TCP连接使用1000字节的窗口值,而上一次的确认号是22001,现在收到了一个报文段,确认号是22401。试用图说明在这之前与之后的窗口情况。
本文作者:御坂19327号
本文链接: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BY-NC-SA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